依据百科网站的描述,鲍勃·迪伦是一位歌手、创作人、作家、演员、画家。他的身份貌似与文学并搭不上边,却能在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是一个歌手的他,并没有产出过惊世鸿著,甚至自己也没有做到著作等身。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也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质疑。

鲍勃·迪伦自己却底气十足,这份自信源于他创作的歌曲被世人传唱了半个世纪,更被媒体誉为民乐宗师。即便是本文的笔者,也喜欢他的《blow in the wind》,这首歌在《阿甘正传》里被女主珍妮赤裸着洁白的身体在夜店抱着吉他吟唱。温润心田的旋律,大气励志的歌词给处于青春期时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忽略了电影中还播放着珍妮的香艳胴体。

面对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鲍勃·迪伦还耍大牌。借由重要演出,不亲自到场演讲,只把演讲稿寄到会场,由他人代读。我本以为鲍勃·迪伦此生已许身音乐,淡泊名利才如此。但当看完鲍勃·迪伦的演讲稿的内容,又出乎我的意料。

因为鲍勃·迪伦的不自信还是暴露了出来。整篇演讲稿透露出的主题,就是在论证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合理性。鲍勃用创作戏剧时的莎士比亚,和创作音乐时的他做类比,同样都是在产出影响时代的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既然戏剧家莎士比亚是毫无争议的文学大师,那我歌手鲍勃凭什么不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这么一段话。

But there's one thing I must say. As a performer I've played for 50,000 people and I've played for 50 people and I can tell you that it is harder to play for 50 people. 50,000 people have a singular persona, not so with 50. Each person has an individual, separate identity, a world unto themselves. They can perceive things more clearly. Your honesty and how it relates to the depth of your talent is tried. The fact that the Nobel committee is so small is not lost on me.

但有件事我必须要说,作为一个表演者,我为5万人演唱过,也为50人演唱过,而为50个人表演难度更高。因为5万人会融成单一人格,但50人不会。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不同的身份,自成一体。他们能更加清晰地感知事物。你的真诚以及它如何反应出你的才华和深度,都在经受考验。诺奖评委会的人数之少,我是清楚的。

这段话具体什么意思呢?作为给几万人演唱过的歌手,鲍勃·迪伦自己很了解给50人能演唱更难。而诺奖评委会的人数更少,想征服他们更难,但是鲍勃做到了,鲍勃很棒,得奖很合理。初读此段话,让我拍案叫绝,对鲍勃能得诺贝尔奖这事心悦诚服。这种自说自夸的论证方式即便不是诺贝尔级别,也算上了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但后来再想起时却想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不能要求文学奖获得者的逻辑思维很强不是,这个论证的前导逻辑是,“给人数更少的人演唱更难”。这实在无法辩真,除了鲍勃自己,其他人没有这样的感悟,至少其他歌手好像也没有过类似的表达。鲍勃用的是一种虚假论据的诡辩呀。

当观众的规模扩大,歌手逐渐无法掌控每位观众,而鲍勃·迪伦的方法是直接放弃,视万人为一人。但这种束手无策只因鲍勃·迪伦没有找到好的方法,统计学就可以提供给鲍勃一个锦囊妙计。通过划分人群(聚类与分类)的方式就可以让歌手掌控有限的几种人群,当下大数据技术不就是这个原理。50人中每一个是鲜明的个体,而5万人却由50种以上鲜明的人群组成的。我不是歌手,但我班门弄斧地认为给50人和5万人演唱的难度是一样的。

辛亏诺贝尔奖里没有设置数学奖,在场的人数学家会少。善于逻辑和统计学的他们听到鲍勃·迪伦的演讲稿会不会在座位上暗自偷笑呢?也遗憾鲍勃要是懂一点统计学那该多好。

鲍勃·迪伦要自信,时代已经证明你是一个伟人,无需再去刻意论证。古人王阳明有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ps: 工作上的原因,最近一直在写文字。除了工作上产出一些文案,也想把心里想法表达出来,顺便给自己一些练笔的机会,就留下这么一些杂乱的文字。此文主要内容算是抬杠抖机灵了一把。